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韩世明: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3-07-27 16:43:00    多彩贵州网

?转型发展中的“六师”

“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地方高校致力转型发展的极终目标,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相关资料图)

“我们发现猕猴桃‘优株’、进行高枝嫁接、为本土猕猴桃品种‘选育’等提供了科技支撑,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

“我目前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抽挤时间深入到六盘水辖区范围内的猕猴桃产业基地,指导群众开展猕猴桃冬季管护,为2024年六盘水实现10万亩猕猴桃‘吨产园’的目标,贡献‘六师’应有的科技之力。”

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韩世明,畅谈了该校自2016年启动“产学研”融合以来的前前后后。

?韩世明通过产业基地图片了解猕猴桃管护情况

他说,10年前,为不断探索高校发展路径,六盘水师范学院就开始着手对当地农业产业,尤其是红心猕猴桃产业进行考察研究,以此践行该校“强学科、建团队、抓质量、促转型”的发展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学校内涵。

据此,“六师”的“校企合作”之路,走出了“迈步向前”的关键一步。

2016年,“六师”相继与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展开合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同年,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六师”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余名专业教师,经学校调配后,先后深入到六盘水辖区内的企业、产业一线。

在这里,科研人员从猕猴桃长势、口感、色泽、病虫害状况以及土壤改良等入手,展开了一系列考察研究,并取回样本,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得出“六盘水猕猴桃产业适宜种植在800-1300米海拔”的结论。

韩世明深入产业基地,向果农授予猕猴桃种植技术

该校还引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由韩世明还带领研究团队,引进国内科研成果、理念,用以指导果农实施猕猴桃种植。

如何让学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产学研”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韩世明认为:“让老师、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才能真正取得‘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效果。”

韩世明感言:“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教书本知识’了;我们要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做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知识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目标。”

“六师”的“校企合作”之路怎么走?韩世明介绍:立足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所需,“六师”组建了特色果树资源研究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明确专人负责,通过学校在猕猴桃栽培和育种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并围绕重点企业、产业“把脉问诊”,解决了种植群众关心、关注的“疑难杂症”。

此外,“六师”派出的研究团队,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科技创新,有效实施精准帮扶等。

近年来,韩世明负责带领的“六师”科研团队,已为水城区各乡镇的致富带头人、企业员工以及村民群众,开展了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多达3000余人次。他所供职的六盘水师范学院,也有200余名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实践中。

?“六师”科研团队在产业基地内查看猕猴桃长势情况

“我们启动校企合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惠及学生、致富带头人、企业员工和村民群众。”韩世明总结说。

记者了解到,仅从2018年起,韩世明、杨再超两位博士,就作为贵州省科技特派员,被派驻到六枝特区、水城区相关产业基地,主要从事果树栽培育种及水肥管理的技术推广和果园试验推广,且成为了果农们无比信赖的“果树专家”。

“传、帮、带”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动力和源泉。为将猕猴桃种植管护技术传授给越来越多的果农,韩世明和同事一道,与水城区辖区范围内的猕猴桃种植户加强沟通交流,引导其进行科学种植、管护,促进群众增收。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果树种管技术传授给果农,让那些用心学、学得快的群众,在掌握技术且实现收益后,再将经验传授给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将‘学科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支撑点。”韩世明说。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间,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帮扶企业期间,韩世明及其研究团队走进田间地块,围绕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的主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创新发展思路。

“产学研”融合,结出喜人的猕猴桃硕果

他认为:“只有将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在助推农村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截至去年12月,在贵州省科技厅、教育厅以及六盘水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韩世明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围绕猕猴桃产业中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等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战斗力强”的科技服务团队。

立足教学,方可尽展育人风采。

固守产业,便能助推乡村振兴。

韩世明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通过‘产学研’融合的方式,点对点、面对面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最终实现‘以教育促发展、以人才促振兴’的发展目标。”(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记者 胡绍山)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